仙游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為抓手,縱深推進木蘭溪全流域綜合治理,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盛夏時節,自西苑莽莽青山奔涌而下的木蘭溪水,如碧帶穿繞仙游城廓。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的仙游,全縣森林覆蓋率長期保持在72%以上,擁有18個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區,先后被授予“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中國生態旅游大縣”“中國深呼吸小城100佳”“國家級園林縣城”“省級生態縣”“福建省森林縣城”等殊榮。 近年來,仙游縣堅持生態優先理念,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為目標,精心編制優化“一心三線七核”生態空間布局,為綠色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 “一心”即中心縣城,“三線”即木蘭溪沿線、海岸線、北部生態保護線,“七核”即麥斜巖生態綠核、九鯉湖生態綠核、菜溪巖生態綠核、仙水洋生態綠核、大蜚山生態綠核、南部丘陵生態綠核、湄洲灣生態綠核。 綠意盎然產業興 7月1日,木蘭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主壩填筑工程正式啟動。這是繼6月18日地下廠房巖錨梁首倉混凝土澆筑圓滿完成后,木蘭抽蓄公司迎來的又一重大工程節點,為項目在2027年實現首臺機組投產發電目標按下“快進鍵”。 據悉,電站上水庫大壩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高65.5米,總填筑總量約206萬立方米,計劃于2026年3月完成填筑。截至目前,主壩區域已累計開挖土石方49.5萬立方米,壩基支護工程已完成90%。 隨著大壩填筑施工的正式啟動,工程建設重心從基礎開挖階段全面轉向了核心結構施工階段。230余名建設者正全力以赴,努力將工程打造成綠色能源領域的標桿工程。 據測算,電站每年可節省標準煤53.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6萬噸。同時,工程建設還將塑造出“高峽平湖”的秀美生態景觀,為仙游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木蘭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是仙游縣推動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領域實現互利共贏的生動寫照。近年來,仙游縣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逐步完善循環工業和風、光、水、生物質多能互補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布局,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福建賽隆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科技創新、技術改造,推動智能制造,以新促質,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生產效率,年產30萬噸綠色纖維。福建中裕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致力于成為“新材料行業領跑者”,在清潔生產、環保型無溶劑、水性PU、回收再生、生物基可降解、功能性等領域持續發力。仙游縣已列入國家級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縣,全縣屋頂分布式光伏可實現裝機規模超21萬千瓦。 眼下,綠色發展新理念深入人心,全縣上下鉚足勁,積極探索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換路徑,明確提出2025年全縣綠色經濟產業產值突破260億元的目標。 下一步,該縣將加快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加快發展現代綠色農業,推進制造業、服務業綠色升級和社會綠色發展,重點建設生態農業、現代林業、數字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休閑旅游產業、健康產業和新能源及裝備產業等八大綠色產業,積極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激發綠色動能中奮力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規劃引領明方向 《福建省仙游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規劃(2020—2025年)》結合仙游縣實際情況,提出仙游縣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的34項指標及規劃目標,其中約束性指標20個,參考性指標14個。 《規劃》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堅持以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統攬新時代美麗新仙游建設。 2022年,仙游縣出臺創建工作方案,縣委縣政府建立健全“雙組長”制,細化職責清單,逐項拆解至具體部門、明確掛鉤干部,全力推進創建各項工作。 根據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的創建指標分析,仙游縣各項指標已達到國家考核要求。2023年仙游通過省級預審并推薦上報國家,目前已完成2024年度材料收集,并上報給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進行下一步申報工作。 仙游獨創“網格+公益訴訟”經緯,千名網格員化身為仙游大地之上時刻保持警覺的一個個綠色神經末梢。去年以來,已修復河道12.5公里,關停非法養殖場20余處。 2022年,仙游縣河長辦、檢察院與福州永泰縣河長辦、檢察院,構建“河湖長+檢察長”共同治理模式,實施水質保護跨域聯動協作,聯合推動跨境河湖問題綜合治理。近年來,兩地河長辦持續加強交流、密切聯系、聯防聯治,共護木蘭溪源頭與大樟溪流域的活水清源。 蘭溪清源證初心 不久前,仙游縣委書記吳海端帶領四套班子領導前往西苑鄉木蘭溪源頭,開展“牢記囑托擔使命,護源治水守初心”主題黨日活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傳遞出堅定不移、久久為功抓好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的信心與決心。 西苑鄉仙西村黃坑橋頭是木蘭溪的源頭,海拔883.8米,山霧彌漫,草木葳蕤,空氣濕潤,野鳥啼鳴,森林生態系統完善,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 近年來,仙游縣謀定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決策部署,通過科學治水、依法治水、鐵腕治水、全民治水,縱深推進木蘭溪全流域綜合治理。通過“控源截污”,加大木蘭溪源頭的污水治理力度。西苑鄉重點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建設農村污水管網,接管1000余戶,完成三格化糞池建設1567戶,建設小型污水處理站2座。嚴控畜禽養殖、淡水養殖等面源污染,2018年以來累計關閉拆除畜禽養殖場67個,全鄉目前無一處規模畜禽養殖場。 仙游縣持續完善源頭保護工作推進機制,大力推進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管林護林,提升森林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固碳釋氧能力。完成封山育林25萬多畝,實施林分補植等生態修復5000多畝,種植香楓、木荷等鄉土樹種,建設生物防火林帶30.6公里、生土帶50多公里。 該縣首創“生態司法+補償”機制,既堅守了生態紅線,又探索出了“補植復綠”等創新模式。此前,仙游木蘭溪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及提升項目獲評2023年度亞行最佳表現貸款項目獎,將5.4億美元的投資轉化為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結果。 上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全國生態綜合補償重點區域名單,仙游縣成功入選。這不僅是對該縣多年進行生態治理的充分肯定,更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全面構建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為重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示范樣板。仙游縣將持續推動生態環境治理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綠色獲得感、生態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