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川古村猶如一幅古樸典雅的山中畫卷。 仙游縣石蒼鄉通過“黨建引領”賦能鄉村治理,創新“林下經濟+觀光”“露營+農文旅”“片區組團化發展”等發展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基層治理效能優化,民生實事落地見效,全力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樣板。 潭頭村憑借“林下生金”的智慧,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之路;高陽村依托獨特的自然風光,成為露營愛好者的熱土;濟川村深挖古村文化底蘊,“古村新韻”煥發勃勃生機……盛夏時節,走進仙游縣石蒼鄉,處處彰顯著和美鄉村的獨特魅力。 從“庭院說事”中凝聚起的基層治理智慧,到“數字賦能”下實現的鄉村精細管理,近年來,石蒼鄉正以扎實的舉措、生動的實踐,將發展藍圖變為現實場景,讓“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發展動能,生動詮釋“宜居宜業和美”的深刻內涵。 綠韻生金助振興 7月5日,2025年“需求+”三下鄉行動暨第十二屆夏雨雨人夏令營在仙游縣開營,來自全國30所高校、26個省份的226名青年人才共赴這場理論與實踐交織的鄉村振興之約。培訓會結束后,226名青年奔赴仙游18個鄉鎮(街道),開始15天的需求定制式駐村助村行動,在鄉村美化、助農直播、生態農業等領域書寫“需求+”行動答卷。其中,共有9名學子前往石蒼鄉潭頭村。此外,鑫榮雛鷹成長夏令營也將在潭頭村舉辦。 潭頭村位于石蒼鄉西部,坐落于碧綠清秀的白鳧溪畔,距離縣城超過45公里。昔日的偏遠山村,如今成為游人如織、產業興旺的富美家園。近年來,潭頭村全面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林下經濟,將閑置的“青山”盤活成“金山”。 昨日,記者走進潭頭村金線蓮種植基地,黑色的遮陽網下,一株株金線蓮長勢喜人?!敖鹁€蓮是一種藥食兩用的佳品,性喜陰涼潮濕,潭頭村的林地恰好是種植金線蓮的‘風水寶地’?!碧额^村黨支部書記王斌華介紹,潭頭村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投資110.4萬元建立金線蓮種植基地,成為該村鄉村振興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 “這批金線蓮種植面積約30畝,預計可收獲100公斤干品,總銷售額達100萬元。”王斌華告訴記者,目前,基地吸納了20余名村民長期務工,除了務工收入,村民們還可以通過土地租賃和分紅預計每年增收5000元。 產業振興帶來的不僅是生態紅利,更是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潭頭村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生態優勢,還發展起了油茶和水蜜桃種植基地,引領帶動全村蛻變成富美鄉村,并入選省級鄉村振興試點示范村。截至2024年,村級集體收入35萬元以上,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 依托金線蓮種植基地、油茶和水蜜桃種植基地,潭頭村整合鄉村旅游資源,發展起了休閑旅游產業,讓休閑旅游觀光與林下經濟“牽手”,增強林下經濟發展后勁。 多元治理筑平安 “電線老化了要及時更換,插座不要超負荷使用,灶臺油漬要定期清理,燃氣閥門使用后務必要關閉......”連日來,石蒼鄉綜治中心組織網格員化身“防火宣傳員”“隱患排查兵”,通過“敲門入戶”“流動講堂”等創新形式,將防火知識送到千家萬戶,織密鄉村消防安全網。 敲開一扇門,傳遞一份安全,網格員“掃樓式”宣傳暖民心。經網格員入戶宣傳,村民主動整改隱患的比例從年初的32%提升至78%,家庭滅火器配備率增長45%。 石蒼鄉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將全鄉10個村劃分54個網格273個單元,建立“單元巡查、源頭發現、信息采集、任務分派、問題處置、核查反饋、跟蹤問效”的閉環事件處置流程。同時,依托“全市一張圖”數字平臺,堅持減負、賦能雙向發力,構建數字化賦能的基層多元治理體系,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在深化“網格化管理、小單元作戰”基層治理體系的同時,石蒼鄉堅持“黨建引領、因地制宜”原則,積極探索“庭院說事”模式。針對鄉村“熟人社會”特點,石蒼鄉在黨員骨干家中或鄰里集聚點設置“黨建庭院”,打造了“金線蓮庭院”“油茶庭院”“紅團麻糕庭院”等主題庭院。 據悉,庭院由黨性強、素質好、威望高的黨員、鄉親等作為庭院長,明確政策宣講、民情收集、矛盾調解、鄰里服務及結合庭院實際創新開展工作的“4+X”職責。將行政村劃分為若干個黨小組對口聯系庭院,成立黨員服務團,協助庭院長開展黨員管理進院落、組織設置進院落、政策宣傳進院落等“六進”院落工作,構建“黨支部—黨小組—黨建庭院—黨員服務團”四級服務體系。同時,依托高陽村在外律師鄉親眾多優勢,邀請在外執業律師走進庭院,參與調解涉法糾紛。 此外,石蒼鄉還充分運用“祠堂文化”優勢,組建“老年人當顧問,年輕人當理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開展理論宣講、政策解讀、健康講座、村民說事、矛盾糾紛化解等文明實踐活動,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文旅融合迎盛景 盛夏時節,位于高陽村的溪緣谷露營地熱鬧起來,不少游客前來觀光游玩、野炊露營。 溪緣谷是全市規模最大的露營基地,營地內規劃建設宋韻露營區、共享農場區、游客集散中心等主體項目和休閑步道、停車場等配套項目。如今,該基地建有25個露營住宿帳篷、5個宋韻商業街帳篷、2公里營地休閑步道、100盞景觀燈等。2024年該露營地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帶動高陽村村財增收7.5萬元。依托溪緣谷露營基地,高陽村成功入選2024年福建省“一村一品”專業村。2025年,基地計劃追加投資500萬元,建設房車露營區、慢速漂流等項目,預計村財年增收15萬元。 而與高陽村毗鄰的濟川村,是有2000多年歷史的漢代古村落,也是全市唯一一個同時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的鄉村,擁有“國家森林鄉村”“中國最美村鎮”“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多張“國字號”名片。 2024年,濟川村被列入省級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村。石蒼鄉隨即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推進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村工程建設,通過提升人居環境質量、農房建設品質、打造惠民公共空間、傳承創新鄉土文化、培育產業促進增收等9個方面,開展人居環境微整治、微改造。 依托閩臺鄉建鄉創項目和新時代農村社區建設,濟川村全力打造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2024年吸引游客量同比增長30%。 石蒼鄉成立了“環金鐘湖”片區黨委,統籌濟川、高陽等5個村資源,通過“組織聯建、產業聯興、治理聯抓”,推動片區各村增收。石蒼鄉黨委書記鄭艷花介紹,石蒼鄉將串聯濟川村、溪緣谷露營地、金鐘溫泉、千年古剎云頂寺、三級浪等特色資源,通過建設步游棧道、溫泉體驗坊、瀑布戲水池、禪意空間、森林漂流等設施,打造形成集溫泉度假、戶外運動、古村研學于一體的濱溪環山生態旅游度假區,打響“周末石蒼見”文旅品牌。 以黨建為筆、生態為墨、創新為紙,石蒼鄉將緊抓時代機遇,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書寫鮮活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