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游縣鯉城街道,有一支由省級勞模、退休干部黨員和退休法律工作者組成的“萬和調解隊”,他們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成為全縣基層矛盾化解的“金字招牌”,讓“楓橋之花”在基層綻放。 這支6人的專業調解隊秉持“萬事和諧”理念,念好“情、理、法”三字經,通過找癥結、擺事實、釋法說理、動之以情,將各類糾紛化解在基層,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街道”,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萬和調解隊”成立于2015年10月,現任隊長許紹裘是退休老干部。10年來,成員雖有更新,但大家始終盡心盡力為群眾化解矛盾、為政府排憂解難,助力鯉城街道和諧穩定發展。鯉城街道是仙游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隨著重大項目落地,征遷開發、勞資爭議等矛盾糾紛增多。為此,鯉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仙游縣司法局指導下,成立了“萬和調解隊”,由熟悉民情、懂法律、威望高的退休干部黨員組成,走街串巷化解矛盾。 “萬和”寓意人和、心和、氣和、事和。第一任隊長王德華等3名成員是仙游縣人民法院退休法官,后因年齡原因退下來,現有6名成員均為三級及以上人民調解員,其中許紹裘、傅建輝、方瑞良等3人年齡超66歲,經驗豐富,熱衷調解工作。 過去,村民糾紛常因調處不及時而激化,“萬和調解隊”在調處糾紛時,注重普法宣傳、免費法律咨詢,并為符合條件的村民協調法律援助。他們還定期研判民情社情輿情,分析糾紛成因,為街道決策提供依據。 調解隊建立了“發生、發現、報告、介入、化解”的工作機制,收到報告后,及時安排調解員介入,根據糾紛難度分級調處。多年來,他們緊扣“情、理、法”調解原則,傾力化解矛盾,成為群眾貼心人。 “萬和調解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斷案。例如,溫先生與謝先生因孩子爭吵引發糾紛,調解隊以關愛孩子成長為切入口,經過5小時溝通,促成雙方和解。李某在舞蹈培訓中心受傷引發賠償糾紛,調解隊依據侵權責任法,促使雙方達成諒解。李先生的摩托車在超市停車場被盜,調解隊依據合同法明確責任,促成雙方達成賠償協議。 10年來,“萬和調解隊”成功調解婚姻、產權、勞資爭議等各類民間糾紛800多件,成為維護鯉城街道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