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粉 田間地瓜 從閑置廠房到地瓜粉加工廠,從農村剩余勞動力到家門口產業工人……今年以來,園莊鎮充分整合資源,激活鄉村新動能,走出一條政府搭臺、村財壯大、企業發展、農戶增收的鄉村振興特色路。 園莊鎮盛產優質地瓜,然而規模小、零散種植、模式單一等原因,限制了產業發展和農戶增收。為破解這一瓶頸,該鎮黨委政府牽頭推行“鎮域統籌+村企聯動+農戶參與”模式,協調盤活閑置十余年的老舊廠房,建起地瓜粉加工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讓小地瓜串起大產業,園莊鎮下足“繡花功夫”:優選大埔、土樓、后蔡、塔兜4個村,在大埔村共建生產基地,流轉撂荒土地1000畝,由縣供銷社提供種源、技術支持并簽訂保底價收購協議,利用高標準農田項目和“一事一議”資金完善水利設施,實現規模化可持續種植;各村地瓜經基地統一收購、加工、粗包裝后,交由縣供銷社檢測并二次精加工袋裝,通過供銷網絡銷往全國,形成銷售閉環;將地瓜葉加工成飼料,供基地養殖年產1萬只本地羊,羊糞則作為有機肥反哺農田,形成“地瓜葉喂羊—羊糞肥田—肥田產好瓜”生態循環鏈,為產業注入綠色動能。 60多歲的嚴春森早年在莆田鞋廠務工,如今成了工廠里的“老骨干”。每天清晨步行5分鐘到地瓜粉加工廠,清洗地瓜、照看機器,熟練地忙起一天的活計。“活兒不重,每月能掙兩千多,守著家就能掙錢,心里踏實!”他笑著說。 如今,地瓜粉加工廠不僅讓周邊村的地瓜有了穩定銷路,更帶動2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為提升效率,該工廠還聘用第三方包裝廠負責成品包裝。目前,當季的地瓜加工產品已售賣完畢,營業額25萬元,村集體分紅5.6萬元。 園莊鎮地瓜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不斷完善,取得“政府增能、村財增加、企業增效、農戶增收”多贏效應。該鎮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全力推進SC食品認證,實行“統一原料、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商標、統一銷售”的“五統一”模式;通過進學校、拓平臺、深化供銷社合作等方式拓寬銷路,讓深加工的鄉土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