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在中共上宮支部舊址上黨課。 夏日里,天馬村迎來旅游熱潮。 游洋鎮深入落實仙游縣“五千五好”工作,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發揮交通、生態、文化比較優勢,通過組團化錯位發展、抱團發展,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鋪展和美共富新圖景。 火紅七月,黨旗飄揚。仙游縣委書記吳海端帶隊前往游洋鎮中共上宮支部舊址,以“錘煉過硬作風,激揚奮進力量,為奮勇爭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仙游實踐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為題,講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黨課,教育引導全縣黨員干部從黨的百年奮斗史和仙游革命史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鍥而不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游洋鎮素有“千年古邑”之稱,是一塊弘揚革命傳統的紅色圣地,也是一片歷史底蘊深厚的“古色”福地,更是一處生態環境優美的綠色鄉鎮。 立足資源稟賦,游洋鎮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創新運用“全市一張圖”平臺,以三個中國傳統村落天馬村、興山村、龍山村為核心,結合周邊資源豐富的金石村、河星村“連點成片”,實施組團化發展,“跨村聯建”打造“天馬片區”,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新路子。 整村運營盤活資源 盛夏時節,游洋鎮天馬村迎來旅游熱潮。游客們漫步清涼勝地,沿途可見青山疊翠、碧水潺潺,精巧的涼亭點綴山間,獨特的魚鱗壩與溪流相映成趣。這里移步換景,處處皆成畫卷,成為炎炎夏日里避暑納涼的理想去處。 天馬村是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和革命老區村,以石門峽谷、天馬山、古厝群三重景觀聞名。其核心景點石門峽谷,集峻峭峽谷、飛瀉瀑布、嶙峋奇石、幽深竹林與恬靜田園五大特色于一體。今年石門峽谷新步游道及配套設施竣工,這處藏于深山的古村落,更成為旅游團建的熱門目的地。 “天馬村從去年10月份開始建設石門峽谷二期健身步游道。”天馬村村干部何文甲介紹,項目總投資800多萬元,全程1.6公里,于今年6月中旬完工,并配套建設了涼亭、魚鱗壩等旅游設施,為游客帶來豐富的旅游體驗。 天馬村遠離塵囂,完整保留著古厝群落,斑駁的青石板路、古民居中沉淀歲月的老物件,都在無聲訴說著村莊的歷史故事。漫步村中,游客既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淳樸民風,又能欣賞到如詩如畫的田園景致,人文與自然在這里完美交融。 記者了解到,天馬村與福建振莆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簽約實行整村運營,村集體每年保底收入10萬元。整村運營后,村莊面貌煥新,假期日均游客量超6000人次,當地村民先后開業5家農家樂,40多個群眾攤點定期出攤,養生民宿、非遺簪花、瀑布咖啡、極光隧道等業態落地。 天馬村是游洋鎮探索“整村運營”模式的縮影。該鎮通過資源整合、場景創新,推動文旅融合,帶動片區強村富民,走出一條共建共享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目前,興山村也與中青旅資源投資有限公司簽約合作,每年保底固定村集體收入25萬元。村里先后舉辦五一文旅活動、紅色旅游節暨吳媽文化美食節等活動,旅游年收入達60萬元以上,帶動村民“家門口就業”20多人。 游洋鎮有17個村,數量多、規模小、實力弱,發展受限。為此,鎮里聯合天馬、興山、河星、金石、龍山等5個村打造“天馬片區”,通過資源盤活、抱團置業、投資入股、協作帶動等合作模式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片區內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年增幅提高20%左右。 一村一品錯位發展 縱觀天馬片區,各村各具特色。游洋鎮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一韻味”,厘清資源稟賦,引導各村走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之路。 天馬村是藏在山水間的詩意棲居,重點打造“山水天馬世外桃源”;興山村是紅色革命與吳媽文化傳奇的交錯點,重點打造“紅色上宮吳媽福地”;龍山村竹編、竹雕,竹文化功底深厚,發展中藥材種植,重點打造“耕讀治家,山中鄒魯”;河星村借助百萬抖音粉絲網紅“秋天媽媽要努力”“秋天爸爸要拼命努力”影響力,探索發展直播經濟;金石村重點發展民宿、露營為主,培育發展天馬鄉村旅游、興山紅色教育、龍山中藥材種植和藥膳加工、河星農村電商、金石民宿露營以及研學教育、水果種植等特色產業。 一村一檔、一村一策,成效顯著。天馬村入選抖音自然景觀好評榜,抖音瀏覽量達1800多萬,成為我市網紅打卡村,先后獲評省級“文藝兩新”實踐聚集地、市級金牌旅游村。興山村中共仙游上宮支部舊址年均接待1萬多人次,先后獲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興山村獲評全國紅色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省級金牌旅游村等。龍山村簽約落地閩藥中醫藥三產融合產業鏈項目,完成1600多畝中藥材種植以及3萬多個“禾谷藥膳”產品定制,村集體收入達50萬元以上,且中藥材基地獲評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省級中醫藥科普基地。河星村村干部直播間定期開播,獲得全縣鄉村帶貨直播員技能競賽活動第一名,全村經營性年收入超過20萬元,村里擬建立共富小微產業園,打造“河星臻選”區域特色品牌,推動三產融合發展。金石村金石花開文旅項目已簽訂意向合同,項目業主已完成項目總規劃。 數字賦能長效共贏 為破解“弱村發展難、強村突破難”等現實問題,游洋鎮依托“全市一張圖”平臺指揮調度,突破地域限制、要素壁壘,在天馬片區形成共商共議共抓共發展的良好局面。 游洋鎮組織委員鄭鵬鎳介紹,在天馬片區發展過程中,如何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讓村里的前期投資的設施資源變現,成為鎮村領導思考最多的問題。對此,游洋鎮創新運用“全市一張圖”平臺賦能鄉村振興,以“片區化”推進跨村聯建,以“1+3(1個龍穿城自然風景區+3個中國傳統村落)”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打開“全市一張圖”平臺,天馬村的山水土地資源一目了然。前不久,中青旅公司針對黨員團體制定了為期2天的培訓課程,涉及天馬片區5個村的參觀調研行程。該課程方案通過“全市一張圖”平臺進行流轉,各村針對涉及的景點介紹、實地體驗、團隊用餐等環節明確責任分工,獲得的增值收益惠及村、市場主體、農戶等。 當前,游洋鎮對17個村級黨組織開展星級評定、對110名村“兩委”干部進行精準畫像,村黨組織運行和村干部履職情況在“全市一張圖”上展示,并定期開展村黨組織書記“練兵比武”活動,邀請福建農林大學專家專題培訓,組織鎮村干部前往先進鄉村觀摩學習,著力提升干部能力素質。依托“全市一張圖”平臺指揮調度,鎮村干部梳理發展清單、問題清單,定期召開片區重點工作協調推進會,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如今,游洋鎮入選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創建對象名單,省農發行6.6億元融資授信、1.2億元國家專項債券先后獲批,實現強村帶弱村、先富帶后富、區域共同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