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縣委書記吳海端深入鯉城街道多個重點區域和項目現場,聚焦民生痛點、破解發展難題,圍繞縣城核心區域城市品質提升工作開展實地調研與現場推進。縣領導林宗儲、張志東陪同。 在中駿西側綠化帶旁,吳海端強調,相關部門要突破固有思維定式,拓展現有空間格局,實現向上要空間、向外要資源,通過急診、門診、住院、探視、貨運“五流”分流等方式,多措并舉在縣總醫院新院區遷建完成前解決“停車難”問題。要做到系統治理、標本兼治,提升微循環效率,以科技賦能實現智能化調度與管理,同步帶動周邊夜市、美食街等經濟業態發展。 在鯉北片區,吳海端強調,城市品質提升不僅要注重核心區域,也要關注“邊界地帶”的形象重塑,打造“金邊銀邊”,提升城市出口入口環境品質,盡快組建全國名師名家的城市建設智囊團,讓“城市邊界”成為“城市窗口”。 吳海端在莆田學院附屬實驗小學調研時指出,要在區域內實現資源整合與功能互補,整合空置教室與開闊場地,打造集教育、社區服務、人才公寓于一體的教育綜合體,增強區域教育承載力,為未來教育資源均衡布局提供戰略支撐。同時,以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行動為契機,摸底排查城區現有閑置土地、廠房等資產的數量、產權歸屬等情況,形成“一張圖”,開展業態招商,大力發展“2.5產業”。 在鯉中步行街,吳海端察看周邊秩序整治情況,指出道路改造要兼顧美觀整潔與功能完善,拓寬道路空間,確保實現雙向通行,住建部門要按照時間節點,壓緊壓實責任,確保如期通車;在中心農貿市場,吳海端實地察看“引攤入市”推進情況,強調商務部門要從降低攤販經營成本、提升市場運營效率、優化服務機制三方面發力,推動政府讓利、科技賦能、攤販支持的多方協同機制,實現市容整潔、攤販增收、市民便利的“三贏”局面。 在黃羲博物館項目工地,吳海端聽取了施工進度匯報,指出要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建好院、做好規劃,以博物館為核心,聯動貴峰山公園、宋代遺跡、摩崖石刻、知青記憶與西湖生態水系,打造集生態、文化、休閑于一體的城市文化綠洲,努力將其建設成為具有百年傳承價值的城市地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