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縣委書記吳海端深入園莊鎮、龍華鎮、鯉城街道,調研傳統文化活化與文明鄉風建設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千章萬典興文脈,全面推進文化強縣建設,為全方位推動仙游綠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文明滋養和精神力量。 在園莊鎮塔兜村、霞山村,吳海端察看了“以孝治家行動”試點工作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情況,并與現場工作人員進行深入交流。 “工作要走進老百姓心坎。”吳海端強調,要把文明鄉風建設作為“千章萬典興文脈”的重要內容,持續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將獎教助學、公益活動與文明實踐服務群眾活動相結合,因地制宜開展優秀村規民約、“最美家庭”等精神文明建設相關評比活動,因材施教運用短視頻、圖文結合等不同形式,將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有力有效宣傳出去、推廣開來,推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調研期間,吳海端還關注到當前全縣60歲以上戶籍人口占比情況,強調做好養老服務工作是民生大事要事,要加快推動農村養老服務多元發展,整合社會力量、民間資本等資源,吸引更多本地企業家、愛心人士參與進來,鼓勵有條件的村(社區)建設長者食堂,以“小切口”提升養老服務的質感和溫度。 來到龍華鎮燈塔村蔡襄紀念祠、鯉城街道黃氏仙游大祠堂,吳海端一邊參觀一邊聽介紹,詳細了解了“祠堂”“廟堂”“教堂”等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情況。 吳海端指出,祠堂、廟堂、教堂等民間“三堂”作為老百姓宗族血緣、情感寄托和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在鄉風文明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要樹立品牌意識,把民間“三堂”作為新時代文明建設的切入點和銜接口,深入挖掘我縣孝、善、廉、忠等4種文化,講好仙游孝、善、廉、忠的故事,按照“一站一特色,一堂一品味”要求,推動民間“三堂”變新時代“文明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