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19日,由中宣部組織的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福建主題采訪團來莆,圍繞“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題,開展一系列深度采訪報道。 活動期間,由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等中央媒體,福建日報、省廣播影視集團等省級主要媒體,以及本市媒體組成的采訪團,奔赴我市基層一線,聚焦工藝美術、鞋業智造及鄉村振興等領域進行實地調研采訪。采訪團一行來到三福工藝產業園,探尋“三福古典”躋身中國消費名品行列、走向世界舞臺的發展之路。中國外文局西歐與非洲傳播中心融媒體記者唐嘉琦表示,“仙作”的出海之路無疑是中國品牌全球化進程中的一個精彩案例。她將把在仙游的所見、所感、所思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向海外傳播,推動民族文化產業走向世界。 在雙馳定制工廠,采訪團體驗“量腳定制”流程(如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朱成祥說,“中國鞋都”莆田名不虛傳,個性化定制非常符合消費精細化需求,有助于提升市場競爭力。 采訪團還搭乘“水上巴士”,沉浸式感受木蘭溪治理“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生動實踐。在西天尾鎮北大村,他們邊走邊看,邊問邊記,體驗綠心·荔洲島夜游項目。金融時報社國際部記者劉燕春子表示,莆田在農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方面亮點紛呈,效果實實在在,具有推廣價值。他將及時整理素材,多角度縱深報道,讓更多人了解莆田的發展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