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秀嶼區零工市場,靈活就業者在做手工活。 隨著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新就業群體逐漸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市委社會工作部堅持黨建引領,聚焦“兩司兩員一主播”的實際需求,統籌整合資源,通過建設友好場景、組織志愿活動、搭建就業培訓平臺、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等舉措,為新就業群體打造暖“新”陣地,傳遞“可感可知”的城市溫度。 建好陣地,暖“新”有基礎 “嘀!”在涵江區延寧路,外賣騎手黃志敏通過刷臉無感通行系統,打開24小時智能勞動者驛站的大門。“這個驛站全天候開放,讓我們在日常忙碌中有地方歇歇腳?!彼帽頋M溫水后,稍作休息。 記者看到,這里面積不大,但功能實用:除了配備方便休息的桌椅外,還配有飲水機、微波爐、應急藥箱、雨具等。 據涵江區委社會工作部有關負責人陳強介紹,這些暖“新”驛站運用智能化手段,依托智能門禁系統、遠程監控技術,構建“實體站點+線上平臺”高效運維體系,實現服務隨時響應、無間斷覆蓋,為新業態勞動者提供更加堅實的后盾保障。 目前,全市共有184個這樣的暖“新”驛站,為快遞騎手、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勞動者提供歇腳、取暖、充電、飲水等服務。 不僅如此,我市還統籌利用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青年之家、婦女之家、司機之家等現有資源,因地制宜建設“友好社區”“友好小區”“友好園區”等多元場景;開展“夏季送清涼”“公益托管”“健康義診”等志愿服務關愛行動;設立“小哥專屬車位”“電子書屋”等特色服務設施;聯動愛心商家推出專屬優惠,讓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一線勞動者感受到城市溫情。 搭好平臺,育“新”有路徑 一邊是勞動者“找活難”,一邊是企業“用工缺”。針對這個問題,一些面積較大的暖“新”驛站在公告欄動態更新“企業招聘信息”,拓寬新業態勞動者求職渠道,同時靈活劃分功能區,滿足業務培訓、招聘活動等多元需求。 8月15日下午,記者在秀嶼區零工市場看到,來自東嶠鎮的林秀瓊正和姐妹們埋頭穿鞋帶?!拔沂菑亩兑糁辈ド峡吹搅愎な袌龅恼衅感畔?,經過簡單的培訓,很快就上手了。”林秀瓊說,這里離家近,而且手工任務簡單易學,時間靈活。她一閑下來就過來掙點“外快”。依托萬達廣場人流量大、商業活力強的優勢,秀嶼區零工市場整合信息發布、就業指導、技能培訓等多元服務功能,并創新設立“手工活靈活就業專區”,吸引企業入駐,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即來即做、現結現付”的一站式服務。 據秀嶼區委社會工作部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負責人翁碧瓊介紹,該區整合人社、工會等部門資源,成立“1+7+N”區、鄉鎮、村(社區)三級實體零工市場,依托“靈工邦”平臺技術,實現企業用工信息與求職者需求的智能匹配。截至8月18日,該平臺累計注冊求職者14687人次,入駐用工企業481家,發布崗位數2335個,許多人已成功匹配就業,其中有不少新業態勞動者受益。 市委社會工作部還加強滿意度調查工作,指導相關部門引入專業心理咨詢,幫助新業態勞動者緩解工作壓力;聯合培訓機構開發定制化培訓課程,提供職業道德、交通普法、勞動技能等內容培訓,幫助新業態勞動者提高從業技能水平。 護好權益,聚“新”有實效 7月23日,一名外賣騎手向涵江區人社局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稱,其6月入職某外賣公司擔任平臺騎手,離職后公司拖欠其工資。接到投訴后,勞動監察部門迅速行動,指導其完成書面登記,并聯系該公司核實情況,發送投訴材料要求配合調查。7月30日,經過執法人員現場協調、督促,公司結清該騎手6月至7月工資共計3901元。 此案的高效處置,是我市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縮影。目前,全市各縣區均設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中心,強化欠薪案件線上、線下跟蹤處理。仙游縣將推出“工傷保險即時結算”系統,建立職業傷害保障儲備金制度,有效解決新就業群體工傷認定機制滯后等問題,縮短工傷理賠時間。 此外,我市還積極宣傳“12348”“12351”服務咨詢熱線,為新業態勞動者提供政策咨詢、權益保障、困難幫扶等服務;聯合人壽保險公司為新就業群體贈送意外保險;邀請醫護志愿者義診、專業律師開展普法講座,多渠道保障新就業群體的合法權益。 “當前,我市將友好場景建設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由市、縣(區)委社會工作部骨干成員組建專項調研工作小組,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形式,與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勞動者面對面交流,全面收集他們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訴求,梳理制成需求清單,推動友好場景建設及關心關愛工作精細落地、高效實施?!笔形鐣ぷ鞑扛辈块L張國順表示,下一步,將擴大暖“新”驛站的覆蓋面、豐富服務保障的內容和形式,為新就業群體營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并逐步推動新就業群體從“服務對象”轉化為“治理伙伴”,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可持續的社會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