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東亞—拉美地區研究伙伴對話”國際會議9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面向開放、創新、包容、互鑒的東亞—拉美跨區域合作”,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旨在加強東亞和拉美地區研究機構協同合作,促進亞拉多邊對話與合作。來自東亞和拉美地區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青年學生等百余人參會,共同探討兩大區域在政策協調、經濟合作與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路徑與未來愿景,積極為推動雙邊合作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趙志敏在會議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世界上兩個重要地區,東亞和拉美的合作符合真正的多邊主義和開放的區域主義,有利于促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增進文明交流互鑒和發展戰略對接,有利于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改革完善。他呼吁雙方深化政治互信,以務實行動推動開放與包容的多邊主義;夯實經貿聯系,攜手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強文明互鑒,讓雙方在相互交流和理解中汲取創新靈感。 拉丁美洲社會科學院秘書長麗貝卡·萊莫斯指出,拉美國家長期受到西方中心主義等思想的影響,如何克服阻礙推動拉美一體化進程,加強同其他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以實現多元化發展,需要拉美進一步解放思想。拉美與東亞的合作,要堅持以多元主義為核心,尊重制度和文化的多樣性;要超越零和思維,構建基于共同發展和福祉的區域關系網絡;要重視本土經驗,避免脫離實際的理想化設計。 韓國拉美學會名譽主席金元鎬表示,東亞與拉美在開放市場、公平增長、出口導向戰略等方面有高度共識。中國與拉美貿易額已突破5000億美元,東亞占拉美對外貿易總額的27.4%,顯示出巨大的合作潛力。面對當前地緣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雙方應加強在可持續發展、數字治理、青年合作等領域的合作。 在討論單元,與會專家學者普遍認為,真正的多邊主義應超越地域與意識形態壁壘,以平等對話和協同發聲為核心,東亞與拉美作為全球南方的重要力量,要共同倡導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反對單邊主義和霸權干預。雙方要超越傳統貿易依賴,探索綠色轉型、數字治理等新興領域的協同創新,構建抵御外部風險的合作安全網,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可持續發展新路徑。雙方要通過教育合作、知識共創、學術對話等豐富形式,增進情感共鳴,凝聚價值共識,為跨區域合作注入持久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