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縣作為“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在全國高端紅木市場占據重要份額,2024年仙游工藝美術產值超730億元。隨著紅木市場交易規模擴大,與之相關的金融糾紛不斷增多。 為推進金融糾紛源頭治理,更好助力“仙作”產業發展,仙游縣人民法院汲取傳統工藝智慧,將紅木制作“選材—開料—雕刻—打磨—上漆”5道工序轉化為金融糾紛治理途徑,創新探索出“紅木匠心五階七法”金融糾紛治理新模式。該模式入選2025年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第二批典型經驗做法。 “選材”先立基。傳承紅木選材“鑒材析質”智慧,該院出臺金融解紛工作指引,指導金融機構結合逾期借款人履約意愿、還款能力等因素建立管理臺賬,搭建風險自評系統,完善內控機制,從源頭防范金融糾紛。 “開料”講精準。借鑒紅木開料“循紋取勢”技法,構建“自治減量—共治聚力—訴治兜底”三層漏斗型治理體系。該院與金融機構共建“案源管理庫”,2024年以來指導金融機構自主化解糾紛1831件。同時,成立“仙游縣金融調處中心”,吸納行業調解員21名、駐庭調解員及輔助人員7名,成功調解金融糾紛1244件。 “雕刻”顯溫度。紅木雕刻講究剛柔并濟,仙游縣人民法院將這一理念運用到解紛工作中。用好保全措施,依金融機構申請靈活應用保全措施,通過對當事人的小額財付通、支付寶賬戶實施凍結,促進主動履約。對誠信但困難的借款人,在征得金融機構同意的前提下,通過“分期履行+提前解保”模式,讓誠實而不幸的當事人重啟生活。2024年以來通過保全方式,促成226件案件成功調解。開展聯調聯處,設立“法院—調處中心—金融機構”三方聯絡員機制,通過三方聯絡員會議,協調政策難點,快商調處方案,2024年以來通過多方聯動,化解不良貸款近1.5億元。 “打磨”重機制。秉持紅木打磨“三分刻七分磨”理念,不斷優化機制,激發解紛內生動力,確保糾紛高效化解。該院向某金融機構發出關于加強多元化解金融糾紛的司法建議,推動其配套出臺《金融糾紛調解工作方案》,2024年涉該金融機構案件成功調解數量大幅上升。運用紅木榫卯結構智慧,系統構建“促、調、保、審、執”一站式金融司法平臺,實現無縫銜接,推動金融糾紛實現“源頭清淤”“活水暢流”。 “上漆”養生態。借鑒紅木上漆“滋養木性”智慧,挖掘傳統文化“和合”精神,有機融入金融審判中,推動金融糾紛化解工作高質量發展。該院打造“以宣促治”普法宣傳模式,開展巡回審判,制作《我有幾張信用卡?》等普法宣傳片,用“聽得懂”的語言闡釋“聽得進”的道理,引導群眾增強金融安全意識,樹立理性消費觀,共筑誠信新風尚。 木頭里藏匠心,糾紛里見民生。仙游縣人民法院將持續優化升級“紅木匠心五階七法”做法,把更多傳統文化智慧轉化為治理效能,為“仙作”產業行穩致遠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