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楊利偉為莆田一中師生做航天科普公益講座。 “永不放棄、堅持到底是航天員最重要的品質,這種品質在各行各業都適用,也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昨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英雄楊利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到莆田,這座城市的優美環境、深厚人文底蘊和豐富的人才培養成果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稱贊莆田是“人杰地靈之地”。 作為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于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活動中,他回顧了當年飛行過程中經歷的“生死26秒”——在火箭上升段與內臟產生8赫茲低頻共振的驚險時刻。 “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這種精神力量一直支撐著我們航天員面對各種生理極限挑戰。”楊利偉表示,航天員的訓練異常艱苦且充滿風險,不僅要有夢想,更要付出行動,其中最可貴的是堅持。他舉例說,在進行前庭功能訓練時,經常幾天吃不下飯,但從未有人退縮。“地上練一年,天上飛一天”正是航天員訓練的真實寫照。他說,“無論是在航天領域還是其他行業,堅持都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莆田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美譽,崇文尚教的傳統源遠流長。新中國成立以來,走出了16位兩院院士,其中包括我國半導體材料先驅林蘭英、工程熱物理學及空間技術專家閔桂榮等航空航天領域的杰出科學家。 講座結束后,學生們熱情地圍著楊利偉要簽名,表達莆田學子對航天英雄的崇敬之情。楊利偉被學生們的熱情打動。他表示,莆田“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的耕讀文化與航天精神一脈相承,體現了在逆境中奮發向上、報效祖國的情懷。他希望此次講座能激發學子對航天事業的熱愛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用愛國主義精神激勵更多學子成長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