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溪源宛如一幅美妙的山水畫卷。
老人們在龍華鎮燈塔社區長者食堂用餐。 仙游縣“千言萬語爭資金”的工作要求正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該縣深入剖析政策導向,精準對接上級扶持重點,一項項資金陸續到位,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全縣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今年以來,仙游縣將爭取資金作為一項常態化、重要性的工作來抓。 “千言萬語爭資金”。日前,仙游縣再次召開會議,研究《仙游縣主動爭取上級財政性資金獎勵暫行辦法(送審稿)》。會議凝聚的共識與主動出擊的工作部署,已不再停留在紙面,而是轉化為全縣上下爭資金、促發展的生動實踐,各領域、各條線積極作為,成效正逐步顯現。 激發生態活水 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生態綜合補償實施方案的復函》,確認全國53個縣納入生態綜合補償重點區域名單,福建省3個縣入選,仙游縣上榜。據悉,成為重點區域后,仙游將獲得中央財政專項轉移支付和橫向生態補償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支持,為全縣全方位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 仙游縣能夠從眾多候選區域中脫穎而出,源于其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多年來一以貫之的綠色堅守。近年來,仙游縣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重要囑托,緊緊依托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的顯著成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木蘭溪先后榮獲全國“最美家鄉河”、全國首個流域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多項國家級榮譽,其綜合治理模式更被列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推廣清單,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為仙游的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提供了寶貴的成功經驗。 立足于此,仙游縣順勢而為,將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抓手,始終將生態保護置于優先地位。通過架構機制促進生態補償規范化、資金保障推動生態補償常態化、創新拓展助力生態補償市場化,縱深推進木蘭溪全流域源頭綜合治理。今年該縣先后獲評全省河湖長制工作正向激勵獎勵縣、省級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重點推進縣,10個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下一步,仙游縣將以此為契機,將木蘭溪治理的“流域典范”拓展提升為縣域全域生態文明的“仙游樣板”,積極探索“兩山”理念的轉化路徑,努力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 賦能鄉村振興 今年1月,仙游縣農業農村局下達了2025年度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081萬元。這些資金將主要用于“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脫貧戶發展生產”“支持脫貧戶自主經營、自主創業”“開發公益性崗位吸納脫貧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以及“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項目”四大領域。 6月,福建省財政廳、中共福建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下達2025年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省級補助資金,仙游縣獲補助資金2632.79萬元。7月,又一筆重磅資金落地仙游,經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擇優遴選,仙游縣入選2025年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將獲得中央財政補助5000萬元。8月,仙游縣農業農村局下撥了2025年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50萬元,專門用于游洋鎮天馬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公共空間)提升。天馬村將利用這筆資金實施村道路燈亮化、河道衛生整治與生態修復、公共衛生整治以及村道白改黑等工程,切實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 仙游縣在鄉村振興領域的資金爭取工作成效顯著,通過多渠道爭取資金、創新政策機制、強化項目帶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有力推動鄉村經濟發展。 在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方面,仙游縣同樣獲得了有力支持。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下達2025年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仙游縣獲穩定糧食生產項目規模種植雙季稻獎補85.08萬元、中藥材全程可追溯規范化示范基地建設50萬元、品牌農業建設項目44萬元、高素質農民培訓項目70萬元,共計249.08萬元專項資金。 此外,仙游縣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中,始終將民生需求作為核心導向,有效解決養老服務、住房領域、社會公益等民生短板問題。 今年7月,仙游縣民政局根據《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民政廳關于下達2024年養老事業省級補助轉移支付預算的通知》,確定鯉南鎮敬老院轉型升級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補助資金為300萬元。8月,縣民政局向相關鄉鎮下達2025年省委和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獎補”資金20萬元,用于支持長者食堂的運營,解決老年人吃飯難問題。9月,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水利廳下達2025年第二批中央水利救災資金,仙游縣獲救災資金135萬元,用于水利工程水毀修復工作。 來自中央、省級的政策資金活水,如同精準灌溉的渠網,為仙游鄉村振興的深入實施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宏偉藍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提升城市品質 10月21日下午,仙游縣委書記吳海端到鯉南鎮重點項目一線,專題調研城市品質提升工作,提出堅持“老城新城并重”,推動新老城區功能互補、均衡協調發展,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今年4月2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仙游縣魚牙頂歷史文化街區憑借深厚歷史底蘊、獨特傳統風貌與豐富文化遺產脫穎而出,成為莆田文化遺產保護新地標。 該縣以此為契機,推動老城區注重“傳承與提升”,聚焦以古縣衙為中心的歷史文化街區,實施保護性開發,活化歷史節點,留住城市記憶。由縣住建局牽頭,聯合發改、財政等多部門協同合作,通過爭取上級資金補助、統籌縣級財政撥付等方式,保障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到位。截至目前,仙游縣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已連續三年獲省級正向激勵,每年激勵獎勵金300萬元。 今年以來,仙游縣積極向上爭取,共獲得各類補助資金11845萬元,為城鄉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其中,鐘山鎮朗橋村、西苑鄉柳園村分別獲撥350萬元,用于歷史文化名村提升;歷史風貌建筑修繕獲以獎代補資金755萬元。閩臺鄉建鄉創合作取得新突破,鐘山鎮集鎮環境整治樣板項目獲500萬元,園莊鎮、鐘山鎮等四個鄉鎮村設計費補助各50萬元,大濟鎮溪口村典型工程獲300萬元支持。 更令人振奮的是,一批關乎長遠的項目已提前布局:賴店鎮留仙村改善提升獲500萬元預備資金,無障礙設施改造、綠色低碳改造兩大片區各獲1000萬元支持。此外,仙游縣老舊小區改造獲3990萬元基金投入,第三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獲2900萬元資金保障。 筆筆資金,如同春風化雨,正悄然改變著木蘭溪畔的城鄉面貌,讓仙游的底蘊更厚實、環境更宜居、發展更可持續。“五千五好”發展路徑中的“千言萬語爭資金”,正為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