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霞林街道干部職工集中收看專題節目。 易振環 攝 12月25日至2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新聞聯播》后,將陸續播出三集專題節目《變害為利 造福人民——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福建木蘭溪的先行探索》。昨晚播出首集,激起熱烈反響。 市委宣傳部組織全體黨員干部集中收看專題節目。市通聯站干部伊曉燕說,作為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一名黨員干部,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崗位、勇于擔當,做好媒體通聯工作,傳遞百姓心聲,講好莆田故事,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赤誠。 “作為莆田人,切身經歷了木蘭溪系統治理的20年歷史變遷,從水患頻發到澤被鄉里,木蘭溪日益煥發青春活力。”昨晚,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干部收看專題節目。局長朱正揚說,市委市政府以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統攬美麗莆田建設,堅持問題導向、主動作為,廣泛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群眾主體、部門配合、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木蘭溪治理模式。在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下,木蘭溪干流水質功能達標率長年穩定在100%,城區黑臭水體逐步消除,小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由65.5%提升至89.7%。這些年來,木蘭溪的水變清了、岸變綠了、群眾休閑的去處變多了,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木蘭溪先行探索帶來的福祉。他表示,新的一年將臨,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繼續落深落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重要理念,推進木蘭溪流域保護立法,擴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范圍,推動“藍色海灣整治項目”建設,探索農村污水“閉環式”治理,構建“流域+飲用水+近岸海域”全水系監測監控體系,確保木蘭溪流域水質新的提升。 荔城區各界干部群眾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方式收聽收看央視專題節目后,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立足本職,敬業奉獻,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奮力譜寫新時代美麗荔城發展新篇章。 荔城區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區河長辦主任俞建忠表示,經過20年的治理,木蘭溪實現了“變害為利、造福人民”,央視專題節目讓我們再次重溫了習近平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下一步,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跑好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的“接力棒”,無愧于“木蘭溪護河使者”的榮譽,為建設美麗荔城作出新的奉獻。 荔城區委宣傳部干部趙春高說,看了央視專題節目,受到極大的鼓舞。木蘭溪20年的治理實踐,體現了治理的智慧,更彰顯了治理者的初心。作為一名宣傳戰線干部,不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更要發揮理論學習宣講的作用,久久為功,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進基層。 城廂區四套班子領導與區機關黨員干部一道,收聽收看央視《焦點訪談》時段專題節目《變害為利 造福人民——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福建木蘭溪的先行探索》第一集。大家觀看后認為,專題節目展示了木蘭溪治理后的巨大變化,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可以充分感受到總書記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敢于負責的擔當精神、有諾必踐的政治品格、生態優先的科學理念、心系百姓的為民情懷、嚴謹務實的決策態度。大家表示,要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心系群眾、服務群眾,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攻堅克難、久久為功;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成果轉化為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強大動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涵江區、鎮、村組織集體收聽收看央視專題節目。涵江區委書記陳萬東說,專題節目為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的科學理念、寶貴經驗和優良作風提供了生動范本,要懷著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厚感情,帶頭學習好、弘揚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要帶著使命努力踐行,持續推進生態建設,集中力量推進木蘭溪流域水質提升攻堅行動,保護好木蘭溪流域水環境,堅持不懈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要帶著責任擔當作為,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三大攻堅戰、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經濟高質量發展、園區高質量提升等各項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基層處在貫徹落實的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重要理念的第一線。仙游度尾鎮黨委書記官金華說,度尾鎮作為木蘭溪上游的鄉鎮,始終堅持抓好各項治理工作的落地見效。該鎮堅持問計于民,著重從源頭治理入手,深化污染源排查,開展專項整治,全鎮流域內水質有了明顯提升,境內木蘭溪干流水質保持三類以上,得到群眾好評。新的一年將臨,將繼續加大力度推進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深化各項水質提升工作措施的落實。涵江國歡鎮黨委書記蔡雄強說,通過組織觀看專題節目,全鎮干部對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取得的顯著成果有了更為直觀的感受,大家備受鼓舞、倍感振奮。明年,鎮里將鞏固提升今年的治理成效,繼續落實河長、專管員巡河,確保流域內木蘭溪河暢水清。北高鎮江邊村黨支部書記周坤民表示,要不忘為民初心,把為民服務解難題做深做細做實。 莆田學院商學院學生黨員表示,通過觀看央視專題節目,進一步提高了生態保護意識,更加深刻地理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新的時代賦予木蘭溪治理新的內容,作為當代大學生,深感責任重大,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態度,大力學習宣傳、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保護好木蘭溪,為美麗莆田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昨晚播出的專題節目中,不少鏡頭來自荔城區新度鎮蒲坂村。蒲坂村地處木蘭溪下游南洋平原,河道密集,地勢低洼,每逢臺風天,在木蘭溪不設防的年代,洪水傾瀉而下,匯聚于此,造成洪澇災害。木蘭溪治理后,蒲坂村舊顏換新貌,村民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蒲坂村村民自發收看,憶苦思今,感慨萬千。時任蒲坂村黨支部書記鄭仁明說,在木蘭溪治理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傾注心力,現場調研、走村入戶、解決難題,一舉一動無不飽含著對莆田人民的深厚感情,讓莆田人民世代銘記在心。 觀看完央視專題節目,荔城區拱辰街道張鎮村干部傅石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激動地說,回想過去木蘭溪水患,幾乎是三年一大災、年年鬧小災。如今張鎮村變成優美繁華的宜居片區,這完全得益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大力推動的木蘭溪治理。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轉化為保護木蘭溪、建設張鎮村的強大動力,齊心協力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設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從自己、從現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傳下去。”我市廣大干部群眾表示,站在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20周年這一嶄新起點上,要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努力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湄洲日報記者 黃國清 吳偉鋒 蔡 蕊 通訊員 張郁周 易振環 林亦霞 何晉生 曾雅燕 呂思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