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總是在不經意間眷顧著一處山水,精心經營著,雕琢著,使之鐘靈毓秀,山水俱佳。 位于仙游東鄉山區的九鯉湖就是這樣一個“造化鐘神秀”的地方,溪水從四處匯入,緩緩流淌,匯聚成湖,再依次跌落懸崖,形成九漈瀑布奇觀,湖瀑如鏡如練襟帶于群山懷抱之間,抖落出一處山與水完美疊映交集的、夢境,輕淺幽靜,輕輕地碾過每一個造訪者的心頭。這個造化精雕細琢的山水、人世間的“第一蓬萊”、神仙游過的福地,如夢如幻,吸引著無數人前往,各取所需,或祈求上蒼改變自己的命數,魚躍龍門;或祈愿得到神仙的庇護,扭轉乾坤;或道法自然,自我慰藉……不一而足。 記得那一天,天氣晴熱,我一家三口前往三十多公里外的九鯉湖。從車水馬龍的城區一路往東,穿過東鄉平原,然后盤旋繞行在狹窄急促的何嶺公路上,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顛簸了一個小時后,終于輾轉來到九鯉湖。 迎面而來的是一座氣勢不凡的青石碑坊,正面匾額上書寫著“九鯉湖”三個大字,后面則是“道法自然”四個字。進入景區,映入眼簾的是波光粼遴的九鯉“西湖”,一邊是芳草萋萋的水邊汀洲,一邊是整齊舒緩的堤岸,堤岸上綠柳籠煙,亭臺閣榭掩映在扶疏的林木中,倒影映入水中,澄靜迷離,竟像是一個久別重逢的清涼夢境,消融了我那從浮世里惹來的煙火味。走在鵝卵石甬道上,借著一株株煙柳的蔭庇,倒也悠閑安然,掠過水面的涼風攜著兩岸草木芬芳的氣息,拂動著游人的衣衫,像是無聲的牽引。 往里走,沿著一條逶迤流淌的小溪,過了通仙橋,來到“第一蓬萊石”邊,這里巨石森嚴雜陳,沒有回旋的余地,流水開始湍急,與亂石狹路相逢,橫沖直撞,激蕩出白茫茫的湍流,此為九漈瀑布第一漈的“雷轟漈”,其流入鯉湖后,便波瀾不驚了。 繞過“第一蓬萊石”,便是鯉湖,澄澈清新,賞心悅目到了極致,一泓碧水靜靜地坐臥在青山間,夏日燦爛的陽光映照在湖水上,像一面銅鏡,散射在天地間,映射得每個人的心里都是亮堂堂的。這是一個天然的石湖,湖水清澈見底,蕩青漾翠,水底巖石上遍布如臼如樽、似甕似井等奇形怪狀的洞穴,有的深不可測,相傳為九仙煉丹的遺址。 湖的北面,踞坐著九仙閣,香火旺盛,煙熏火燎,把裝飾著斗拱飛檐門頭的大門熏得漆黑,登堂入室,四面八方的香客把殿堂擠得水泄不通,眾人跪拜在九仙像前,喃喃有語,把自己的意愿傾訴給神仙。 繞過鯉湖的西側,沿著谷澗邊的石徑往下走,流水的聲響越來越大,俯身下視,峽谷幽深狹窄,兩相對峙,陡峭處,下臨無地,看得我們膽戰心驚。轉過一個陡崖,谷澗被茂密的林木遮擋住了,耳邊卻傳來瀑流震耳欲聾的轟隆聲。來到將軍亭里,“瀑布漈”赫然在目,只見白堊質的懸崖峭壁高聳著,赤色的崖壁皴欹如砥,森然崔嵬,一股洶涌的瀑流從崖頭的豁口翻下百丈懸崖,似一襲白練垂懸澗底,萬斛水珠,橫沖直滾,搗金摧玉,投入深潭,雷鳴山崩,頗為壯觀。 沿著谷澗往下走,溪流奔騰喧嘩的聲響愈來愈大,轉過一個彎,谷澗豁然開闊起來,“珠簾漈”、“玉柱漈”便出現在我們眼前。“珠簾漈”從崖壁頂部的裂罅劈空而下,飛懸倒灑,宛若垂簾,與崖底突起的巖石撞擊,頓時崖壁生煙。“玉柱漈”馳下懸崖,落入潭中,玉花飛濺,蒙目如珠。潭中波涌渦漩,轟隆之聲應答,陽光照耀在紛紛飛灑的水珠上,便顯現出一條虹影,異彩紛紜,如夢如幻。深潭上,瀑垂水立,飛沫四濺,縱翻橫出,如玉霰瓊雪,紛飛亂灑,如輕屑細末,蒸騰噴涌,如絮如棉,渺渺茫茫,濡濕衣履。晌午的陽光照耀著深潭,潭水晶瑩明澈,霓虹隱現,攪亂一池晶瑩碧波,濺起的飛沫在陽光里蒸騰,如散珠,如玉屑,如柳絮,在空中迷迷蒙蒙地飛灑。 九鯉湖既美且妙,既妙且巧,第一眼是如此攝人魂魄,讓人神魂顛倒。如今記憶里清波漣漣的湖水早已映入歲月的深處,像一個夢,既清晰又模糊。在群山萬壑深處放置這么一個湖,是神明對這片土地的眷顧,是能枕著入眠的一個夢境,在這里,仁者可以樂山,智者可以樂水,堪稱山水的典范,讓我頓生相見恨晚之感,是一種夙愿得償的釋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