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成為時下諸多領域的熱頻詞。當農耕文化搭上直播的快車,會產生怎樣的效應?時值中稻插秧的黃金期,在仙游縣鐘山鎮朗橋村,一場抖音現場直播插秧節別具特色。3000多名網友線上觀看,感受濃濃稻花香。 受疫情影響,本次插秧節開啟全新的抖音直播形式。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群眾需求。疫情期間,網絡直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農業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插秧節作為一項傳統的農耕文化,更多的是傳遞背后的文化底蘊。在主播的親身體驗和娓娓道來中,觀眾“云”感受當地稻米文化之芬芳,稻作文化躍然屏幕。 眼下,脫貧攻堅進入攻城拔寨的關鍵時期。通過直播插秧節,進一步從農耕品牌、特色產品等方面著手,讓更多優質農產品走到線上、走向全國,進而形成當地農產品的長遠競爭力。如此,鄉村也有了更強勁的“造血”功能,助力攻下脫貧攻堅的最后“堡壘”,為鄉村振興助力加碼。 風物長宜放眼量。當然,直播插秧節不僅僅是應急之策,還應成為謀遠之策。這就需要鄉村勤練內功,借力“互聯網+農業”,整合多方資源,提升農產品品質,助力鄉村振興走得更穩更遠,在田間地頭書寫新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