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度尾群英斷事會成功調解矛盾糾紛事項。 圖為縣鎮兩級聯合在基層治理指揮調度平臺協調處理問題。 仙游縣緊扣大抓基層的鮮明工作導向,堅持創新應用“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平臺,以科技賦能為基層治理插上智慧“翅膀”,有效推動黨建引領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今年以來,仙游縣以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為契機,持續深入推進市委“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和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訪“百日攻堅”行動,緊扣縣委“1299”工作抓手,完善提升“組織重優、資源重整、力量重合”的路徑和舉措,有效推動黨建引領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打造基層治理新格局 不久前,仙游縣舉辦運用“全市一張圖 推動基層治理創新”評比活動,全縣18個鄉鎮圍繞基層黨建、矛盾糾紛、民生保障、服務發展等工作,分享在運用實踐中的創新做法,大家互聽、互看、互比、互學,既曬成績,又找差距。 5月15日,在全市運用“全市一張圖”推動基層治理創新評比活動復評賽中,仙游縣參加復評的3個鄉鎮、3個村居全部進入全市前十。6月11日,在全市終評賽中,度尾鎮、西苑鄉分別取得全市第二、第三的好成績。 用科技賦能基層治理,加強基層智慧治理建設,是大勢所趨。今年,仙游縣精心組織5期全縣“運用‘全市一張圖’推動基層治理創新”評比活動,切實有效提升全縣各級各部門運用“一張圖”解決問題、推動基層治理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服務全面升級的背后,離不開科技助力。近年來,仙游縣高度重視基層治理工作,堅持在基層治理“一體化運作”“實戰化運行”方面先試先行。 仙游縣依托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在全市率先成立仙游縣基層治理指揮中心,作為縣級統籌指導、協同處置、督辦問效的樞紐。鎮級按照“六有”標準,有效整合現有場地資源、人員力量、經費保障等,推進鄉鎮(街道)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有效發揮作用。截至目前,仙游縣指揮調度平臺有效接收事項9209件,已辦結8909件,辦結率96.74%,群眾滿意率達99.1%。 全面落實“全市一張圖”平臺事項辦理,拓展設立“仙游專題”應用模塊,作為市級的子平臺,補充優化“一鍵調度分析”“事項快速處置”“事項分類管理”“事項多維評價”“掌上便捷處理”等功能,具體抓好110非警務警情、12345群眾投訴件等基層事項的跟蹤、督導、落實,確保群眾急事難事及時響應、高效解決。 該縣建立全閉環的跟蹤、協調、調度、督查、通報、約談、問責、考評等八大運行機制,打造全縣上下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指揮調度體系,切實推動“全市一張圖”平臺事項快流轉、快處置、真解決。目前,通過“全市一張圖”平臺流轉事件12.55萬件,辦結率達99.63%。 推進鄉村振興新發展 近日,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到度尾鎮八一柚場、兄弟果場、利眾紅山和里坑等果場實地調研文旦柚專用有機肥施用效果。經實地察看,廖紅教授研制的文旦柚專用有機肥與普通施肥情況對比,成效更明顯。 文旦柚產業是度尾鎮的傳統支柱產業。度尾鎮通過問題清單了解到群眾反映文旦柚裂果率比較高、影響收成等問題,立即對接上級部門,進行線下查看、線上會商,按照縣委提出的校地共建“1+2+N”破題思路。 去年以來,廖紅專家團隊多次與果農面對面指導培訓,并通過“一張圖”平臺的視頻會商功能,為果農提供遠程技術咨詢,及時幫助果農解決種植和管護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專家團隊對土壤深入分析和精準測算,成功為文旦柚量身定制有機肥料。 如今,廖紅教授團隊在度尾全程指導核心試驗基地4個、600畝,指導推廣應用2000畝。2023年,度尾鎮文旦柚產值同比上漲60%,裂果率控制在20%以內。柚農人均增收7500元。“度尾文旦柚”被農業農村部列為2023年全國“土特產”推介名單,專題節目在央視《消費主張》《走遍中國》相繼播出。 西苑鄉地處仙游縣西北部山區,境內有3A級景區仙水洋、千年古剎九座寺、國保無塵塔、閩中第一高峰石谷解等。近年來,該鄉通過全市一張圖的運用,助推全域旅游事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全市一張圖”的治安監控系統、事件上報、線上會商等功能,數字化賦能全域安全管理,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實現了全鄉文旅景點運行情況的“可觀”“可管”,全鄉安全形勢穩中持續向好。 在保護綠水青山的同時,西苑鄉充分挖掘自身資源稟賦,通過“一張圖”匯集全鄉各類文旅信息,實現了全鄉文旅資源“可視”“可量”。鳳頂村有一處高山茶園,通過“一張圖”系統分析,打造茶場、制茶工坊、茶餐廳、茶民宿等為一體的茶文化中心,目前已確定投資方,并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得益于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西苑鄉民宿行業發展迅速。如今,登記在冊民宿共有31家。運用“全市一張圖”系統介入民宿管理,民宿入住率提高32%,投訴率下降75%。 科技賦能是強村富民、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法寶和有效路徑。仙游縣以“全市一張圖”為支撐提高基層治理效能,以數字化技術賦能鄉村振興。 共享社會發展新成效 今年,仙游縣通過“全市一張圖”平臺,掌握各村資源圖譜,探索創新“山上連林,山下連田”模式,通過進村入戶、實地走訪、座談討論等充分征求民意,制定了三年村集體產業發展計劃圖。推廣“柚相鄰”跨村聯建模式,將圣山村等5個村聯建成立“柚香田”片區,成立合作社、聯合會等,通過稻花輪種、稻藥輪種、巨尾桉改種文旦柚等,力爭到2026年底,各村村財分別增加30萬元至60萬元。 該縣還持續深入推進示范樣板村居建設,在全縣精心挑選“基礎好、組織強、保障實”的36個村(社區)作為今年重點推進的示范村(社區),探索社會治理新經驗、新做法和新成效,適時總結推廣、示范帶動,推動“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走深走實。度尾鎮洋坂村、劍山村、中岳村、帽山村、度峰社區等5個村居,連片聯建、聯動聯治、協同發展、抱團振興,相關經驗做法得到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 建立社區鄰里中心—網格、小區“睦鄰客廳”—單元、樓棟、街巷議事角,以及鄉村鄰里中心—網格議事廳—單元議事角等三級黨建服務體系,建設9個街道社區高標準黨群服務中心和44個高標準鄉村黨群服務中心,建立1125個網格議事廳、3344個單元議事角,為黨員群眾提供養老托幼、便民辦事、協商議事、評理調解、志愿服務、文體娛樂等綜合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創新推行“縣鎮村警民”五級聯動工作機制,全力推動基層矛盾糾紛攻堅化解。該縣將325個村居分為“放心、較好、一般、滯后”四個類別,實現“一村一警”服務聯系全覆蓋,推動矛盾糾紛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出臺“部門包村、干部駐村”共建共治方案,實現“工作重心下移、人員力量下沉、資源保障下傾”。 仙游縣運用“全市一張圖”構建起基層治理的“數字全景圖,整合數字化資源、平臺和場景,匯聚形成強大的治理合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