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校園餐”安全備受關注。開學以來,仙游縣深入推進“校園餐”長效常態治理,將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升級為“民生實事”,針對普遍存在的食材采購成本高、配送效率低、定價機制不透明、經費管理不規范、監管合力不足等問題,構建“國企統采、科學定價、多元共治”模式,推動校園餐向“安心餐”邁進。 “國企統采”降本增效 食材采購是校園餐安全的第一道關口。該縣創新性構建“政府統籌+國企運營+多元監管”的食材供應新體系,明確由具有公益屬性的縣供銷集團作為縣域校園大宗食材集中采購的代理業主單位,搭建功能完善的“仙游供銷市場集配系統”線上平臺。構建全鏈條數字化、信息化監管體系,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從源頭端到最終消費端全過程一物一碼,建立健全線上統一采購機制,實時追蹤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全流程。食材配送和采購驗收上,福供優品(福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標品類食材配送,仙游縣供銷田園農產品配送有限公司負責生鮮類食材配送,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建立嚴格的“雙人或多人聯檢”制度,由各學校管理員、教職工代表、家長監督員及供應商四方共同驗收,當好校園餐安全“守門人”。 科學定價普惠營養 “管住價格,更得管好營養”。該縣要求各學校食堂每周食譜要滿足營養結構標準,谷薯雜豆類每周不少于5種,蔬菜水果類每周不少于10種,水產禽畜蛋類每周不少于5種。由師生、家長代表組成膳食委員會,定價方案、成本核算、每周食譜接受監督。通過“科學定價+營養保障+民主監督”三位一體發力,確保“校園餐”飯菜價格科學合理。 此外,要求各學校制定明確的“帶量食譜”,規定每道菜品的主輔食材種類和重量,嚴格以“仙游供銷食材集配系統”平臺上的大宗食材統一采購價格作為基準成本,計算出每份“帶量食譜”菜品的基準價格。允許校園食堂通過提供免費例湯、適量水果等方式進行盈虧調節,既豐富學生餐食內容,又保障食堂整體運營的普惠性和可持續性。該機制目前已覆蓋全縣40所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中小學及幼兒園食堂。 “多元共治”透明監督 安全營養的校園餐,離不開嚴格、透明、高效的監督體系。仙游縣探索推行“教育局領導干部包片指導(月陪)+校長周陪+行政日陪+家長常態陪”的“四位一體”全方位陪餐監督機制,要求陪餐人員必須與學生同區域、同時段、同標準就餐,現場仔細評判食材的新鮮度、飯菜的營養搭配以及整體服務水平,并當場填寫詳實的陪餐記錄。深化“明廚亮灶”工程,打造“透明廚房”。社會各界人士可通過掃描張貼的“明廚亮灶二維碼”,實時查看全縣任意學校食堂或校外供餐單位的后廚現場操作情況,讓后廚加工處于全天候“現場直播”狀態,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大力推進“三防”(防鼠、防蠅、防塵)設施設備配備,完成對全縣所有學校的提升改造,打造安全衛生的硬件環境,切實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成功探索出一條校園餐“共治共享”的新路徑。 |